1947年2月,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亲自坐镇督战,指挥以整编74师等精锐为骨干组建的3个兵团,从陇海铁路沿线北上。15日,一举攻占鲁南解放区首府——临沂。全军上下一片欢腾,大摆庆功宴,并向蒋介石报捷,声称:“临沂对中共之重要性,仅次于延安,而超过东北之佳木斯,亦无异于华东之延安。”
南线敌军攻克临沂,我军北上“珍珠换玛瑙”
但陈诚及麾下将领只顾着自己举杯相庆,夸大战功,却忘记到战场实地查看,了解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究竟损失多少;更忘记了在自己北面的莱芜地区,还有自己的友军、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部,正在等着与他们会师。当初,制定《鲁南会战计划》的时候,除了让陈诚指挥30万大军北上外,还安排了李仙洲率部从济南南下,对临沂实施南北夹击。
此番,陈诚自己就拿下了临沂,自然也就懒得搭理远在200多里外的李仙洲了。殊不知,李仙洲即将陷入绝境,因为临沂根本就是一座空城,原本驻扎周边的华东野战军各部早已紧急挥师北上,赶到了莱芜周边;准备砸了临沂这颗珍珠,换李仙洲这颗玛瑙,毕竟李仙洲部此时仅有第73军、第46军和第12军1个师,总共5万余人马,以华东野战军的实力,正好可以一口吃下。
司令官远程遥控,下令先头部队立即北逃
第一个遭到围攻的,就是担任先锋的第73军77师新编19旅,他们当时刚从莱芜出发,准备前往新泰。山东省主席、第2绥靖区司令王耀武闻讯后,首先预感到了危险;此番他虽然坐镇济南,未能亲临前线,但作为黄埔学生里首位方面军司令、省主席,他对战场形势的把握远非常人可比。更何况第73军等部都是从他济南守军中抽调的,因此对其安危一直格外上心。
他直接从济南下令,让第77师师长田君健接应新编第19旅,然后立即返回莱芜,准备回撤济南。但忙中出错,他给田师长下令时,却忘记知会一下第73军军长韩浚和前线总指挥李仙洲。田君健本人也光顾着赶路,没有想到与军部报告,这就出现了战场上最为致命的双头指挥现象,导致了指挥系统的混乱。
第77师师长田君健
我军紧急行动,将逃跑这个师包围
得知77师将返回莱芜,华东野战军方面立即派出8纵、9纵等部,集中4倍于敌的兵力,在青石关一线设伏,将其兜头截住。第77师虽然是一支湘军杂牌部队,却久经抗战烽火的淬炼。自1938年11月在湖南湘潭成立开始,曾先后参加南昌会战、长沙会战、浙赣会战、鄂西会战、常德会战等,因此并未乱了阵脚。
师长田君健迅速指挥迎战,命令前卫团就地抵抗,掩护后续部队及炮兵营展开,同时,命令后卫团火速赶到自己身边,作为总预备队,准备应对下一步作战。第77师官兵顾不上挖掘战壕,就跑到当地居民家中,将桌椅床架全搬出来,架设为简易工事,拼死抵抗,等待援军前来。
第73军军长韩浚
军长、副司令不明情况、焦头烂额
但此时还在莱芜的第73军军长韩浚压根不知道77师的情况,得到报告后以为又是游击队袭击,耽误了几个小时,直到晚饭时间才得知确实遭遇了主力围攻。但此时,华野8纵、9纵的总攻已经开始,第77师与军部失去联系,韩浚对于是否救援犹豫不决。深夜时分,他只好接通了前敌总指挥李仙洲的电话,希望他能定夺。
但此时,华东野战军其余各纵队对莱芜城的攻击已经开始,李仙洲正是焦头烂额。了解情况后,他首先对司令官王耀武越级指挥的行为十分不满,这分明是隔着锅台上炕嘛!现在出了纰漏,正好也是他王耀武的责任。于是,李仙洲以夜间情况不明,不便派兵为由直接拒绝了增援请求。第77师顽强支撑了一夜,却始终未见援兵赶到,天亮时士气彻底崩溃,全军覆灭,田君健也当场毙命。